給予空間詩性的一點想像,具有空間感的藝術
Sep 06, 2023

給予空間詩性的一點想像,具有空間感的藝術

撰文:翁浩原.圖片提供:亞洲藝術中心

如果說繪畫是平面的,時基藝術是流動的,那什麼會是「具有空間感」的藝術呢? 那就是「雕塑」了。如同繪畫是人類文明最早的藝術活動之一,雕塑亦然,石窟裡頭的石雕、埃及獅身人面,或是復活島上神秘的摩艾石像等,都是雕塑的範疇之一,一種具有三維空間的實體的藝術形式。

雕塑的表現形式與其技法、材質有大大的關係,木雕呈現出木頭溫潤的質感,能展現雕刻家細膩至極的工法;石雕則會因為選用岩石種類,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表現;金屬雕塑則是透過鑄造或是翻模,可以創作出極大尺度或精準控制的形狀和線條。

雕塑也可再分成具象或是抽象雕塑,栩栩如生的雕刻某著物體或是透過線條勾勒幻想空間,都是雕塑可達的神秘之處。除了傳統材料外,許多當代藝術家也會透過搜集而來的現成物(Ready-Made)來製作,反應其物體本身的特性,再賦予造型。



今年(2023 年)春天仙逝的朱銘(1938-2023),或許就是台灣最家喻戶曉以雕塑見長的藝術家。朱銘的雕塑作品,無論是在材質或是手法上,或者是具象、抽象等,都完全地展現了雕塑的多種可能性。

除了在朱銘創立於金山的同名美術館可以見到他的作品外,許多作品也散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中,像是往返台北基隆客運上下車的國門廣場,佇立著朱銘描繪人間百態的《人間系列——紳士》,撐著傘的人們,是基隆多雨狀態的事實寫照;新竹科學園區則有多件《太極系列》,包含最出名的「單鞭下勢」,將太極招法神韻簡化,展現出氣沉丹田蓄勢待發的姿態;或是高雄市立美術館的《太極系列》之「太極拱門」更趨簡化太極的招式,完全展現氣的流動。

近日位在大直的亞洲藝術中心,正展出朱銘的《太極系列》中的「太極拱門」,是該系列石雕的首次展出。如同先前所說,雕塑呈現受到材質和手法的影響。與透過翻模、鑄造或是焊接的銅雕及不鏽鋼不同,石雕的每一刀、每一鑿都是不可逆的。因此,可以在展場看見,這些更趨抽象的太極語彙,反而從招式的形,變成隨意而行的氣,在不同的岩石上,可以看見或高或低、或緊或離,亦虛亦實的表現。

除了從形體、線條、材質、粗糙或是光滑的立面來欣賞雕塑外,不妨可以在空間裡頭行走,從不同的角度、高度、距離,甚至是走路的速度,都會造成不同感受。另外一個欣賞雕塑的方向,在於感受「正空間」與「負空間」之間的關係,簡單來說,正空間就是雕塑本身,而負空間則是實體之外,那些因實體而存在而出現的空間,像是雕塑周圍,岩石被挖去的部分,常常也是欣賞雕塑帶來的趣味。


如同朱銘的《太極系列-太極拱門》,實際上不太能直覺的辨認是太極的哪一種招式,但反而抽象的形式,給予從線條帶出的流動和正負空間感更多的想像,在動靜之間,彷彿這合而為一個拱門,是由無數的太極招式所構成的,空間的詩性想像由此登場。



【展覽資訊】

展覽名稱:太極拱門:朱銘個展
藝術家:朱銘
日期:2023/08/05 - 09/17
票價:免費
地點:亞洲藝術中心(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128號1樓)